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机构设置  法规制度  理论学习  审计流程  反馈监督  延大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审计动态>>正文
    多元化锻造新时代审计人员的职业胜任力
    2023-10-26 09:28  

    近年来,随着经济理论范式转换,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使得原有的审计理念与审计范式难以满足新时代背景下审计事业发展需求。而审计人员的职业胜任力在保障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提升内部审计组织价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基于新时代、新阶段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各级审计机关应高度重视审计人员的职业胜任力培养工作,不断重构审计人员的职业能力体系,并从多个视角探索审计人员职业胜任力的实践模式,以推动国家审计工作的高效开展。

    以“传帮带”模式,夯实审计人员专业知识基础

    审计人员职业胜任力是指在特定的审计组织和文化氛围中,从事审计工作的绩优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深层次特征,包括认知、技能、态度或价值观等。新时代背景下,审计工作理念与方式发生明显变化,国家与社会对审计工作的深度与广度提出更高要求。基于此,审计机关应从知识、技能、道德三个维度重构审计人员职业胜任力的内涵。其中,知识是审计人员职业胜任力的基础,要求审计人员应掌握审计理论实务、风险管理、经济法、管理学等相关知识,以形成系统全面的知识框架。对此,审计人员应通过学历教育、继续教育或职业资格考试等方式系统学习审计相关知识,以提升自身学习能力、丰富知识储备。与此同时,各级审计机关应结合审计人员的专业背景、工作经验等提供兼具系统性、针对性、常态化的教育培训活动,并运用“传帮带”模式促进内部审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的交流分享,以夯实审计人员专业知识基础。

    以信息化手段,提升审计人员业务实操技能

    实操技能是审计人员职业胜任力的关键,关系审计人员的选拔和培育,影响着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随着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审计领域的广泛应用,审计人员能否以信息化手段提升审计工作效率成为衡量其业务能力的关键要素。对此,审计机关应基于职业胜任力模型,结合新时代对审计人员业务能力的新要求,构建系统科学的专业技能培训体系,以提升审计人员业务实操技能。一方面,审计机关应从审计实务出发,依托审计项目实践平台,遵循新老搭配、专业搭配的原则进行合理分工,引导审计人员在经验分享、小组讨论、团队协作中全面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同时,审计机关应强化对外交流,实现资源共享,鼓励审计人员在各类审计工作中取长补短、创新思维,全面提升审计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在信息爆炸时代,审计人员应具备大数据分析能力,即借助信息审计工具和技术实现远程审计、跟踪审计等,以降低审计成本、拓宽审计覆盖面。

    以多元化活动,规范审计人员具体职业行为

    职业道德素养既是审计人员职业胜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应当遵循的重要原则,在规范审计人员具体职业行为、维护审计职业声誉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新时代,弘扬审计职业道德风尚、塑造审计工匠精神变得尤为重要。对此,审计机关应加强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多措并举组织职业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以提升审计人员职业素养,使其始终保持职业胜任力。一方面,审计机关内部应定期组织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主题教育,以教育短片、小组分享、案例讲解等形式讲述职业道德故事、汇集职业道德力量,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为审计人员营造公正执法、廉洁从审的工作氛围。同时,审计机关应将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纳入绩效考核,以规范审计人员具体职业行为。另一方面,国家应加大对失信主体的惩戒力度,将在审计工作中存在严重失信行为的审计人员纳入“黑名单”,并与银行个人信贷系统对接,助力良好职业道德风尚的形成。

    综上,审计人员职业胜任力是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实现审计工作在新时代转型升级的关键。在我国各项工作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审计机关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从知识、技能、道德三个维度出发,在重构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多措并举提升审计人员职业胜任力,助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本文来源:新华日报

    责任编辑:黄新颖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延安大学审计处
地址:中国·陕西·延安市圣地路580号 邮编:716000